2022-08-17 21:59
南音是闽南地区的传统古乐,是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,享有“中国音乐史上的活化石”之美誉。在南音文化土壤中孕育生长的福建省厦门市同安区洪塘头小学,自觉担负起传承非遗文化的重任,立足闽南乡土文化,积极推进戏曲进校园、南音进课堂。
学校与厦门市文学艺术届联合会、厦门市曲艺家协会、厦门市南音研究会等专业组织携手共建,邀请传承人们进校指导,开展具有闽南文化特色的南音校本课程。学校创作的作品中,融入了南音唱腔、上下四管器乐、形体、戏曲、表演等形式,以独特的腔调和方言来演唱中华传统节日。通过一首首南音作品,传扬优良家风家训,表达报效家国的情怀,激发了同学们爱国、爱乡、爱中华传统文化的情感。
每年五月伊始,闽南都会有祭拜的习俗。洪塘头小学的师生为庆祝端午,在夜晚时进行游江,将一盏盏红色的灯笼悬挂在龙舟上临时加装的架子上,乘坐龙舟来回游江,并歌唱《迎灯小唱》,表达对屈原的思念。
南音是闽南地区的传统古乐,是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,享有“中国音乐史上的活化石”之美誉。在南音文化土壤中孕育生长的福建省厦门市同安区洪塘头小学,自觉担负起传承非遗文化的重任,立足闽南乡土文化,积极推进戏曲进校园、南音进课堂。
学校与厦门市文学艺术届联合会、厦门市曲艺家协会、厦门市南音研究会等专业组织携手共建,邀请传承人们进校指导,开展具有闽南文化特色的南音校本课程。学校创作的作品中,融入了南音唱腔、上下四管器乐、形体、戏曲、表演等形式,以独特的腔调和方言来演唱中华传统节日。通过一首首南音作品,传扬优良家风家训,表达报效家国的情怀,激发了同学们爱国、爱乡、爱中华传统文化的情感。
每年五月伊始,闽南都会有祭拜的习俗。洪塘头小学的师生为庆祝端午,在夜晚时进行游江,将一盏盏红色的灯笼悬挂在龙舟上临时加装的架子上,乘坐龙舟来回游江,并歌唱《迎灯小唱》,表达对屈原的思念。